關于做好2012年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植保(植檢)站(局)(農技中心):
為貫徹農業部2012年植保工作要點,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示范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會同我中心在多年綠色防控技術試驗示范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全國建立110個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區(見附件),繼續開展以生態治理、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理化誘控等技術措施為主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集成示范與推廣應用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思路與目標
(一)總體思路:2012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工作以服務農業部《園藝作物標準園建設規劃》和主要糧食作物生產為重點,以作物或靶標生物為主線,緊緊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在示范區集成配套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調控等技術措施為主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創新推廣模式,輻射帶動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
(二)示范目標:在全國建立國家級農作物綠色防控示范區110個,綠色防控技術示范100萬畝,輻射帶動推廣面積1000萬畝;示范區關鍵技術到位率達到85%以上,綜合防治效果達到90%,減少農藥使用量50%以上,畝防治成本平均降低10%,危害損失控制在10% 以內。確保示范區農產品農藥殘留不超標,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
二、主推技術
(一)水稻:(1)因地制宜選用抗(耐)病品種,種子消毒、秧田保護和帶藥移栽預防病蟲技術;(2)昆蟲性信息素和太陽能滅蟲燈誘殺害蟲技術;(3)稻鴨共育治蟲控草技術;(4)綜合運用翻耕灌水滅蛹、人工釋放赤眼蜂壓卵和生物農藥Bt.控幼蟲的二化螟及稻縱卷葉螟種群控制技術;(5)農業措施和生態工程技術控制稻飛虱及其傳播的病毒病技術;(6)生物農藥和高效環;瘜W農藥井.蠟質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嘧肽霉素、咪鮮胺、氟環唑、氯啶菌酯防治稻瘟病,井.蠟質芽孢桿菌、氟環唑、氯啶菌酯防治稻曲病技術;醚菊酯防治稻飛虱及與寧南霉素、毒氟磷、超敏蛋白等抗病毒病劑協調應用預防病毒病技術;丙溴磷防治稻縱卷葉螟技術等。
(二)小麥:(1)選用小麥抗病蟲品種預防技術:西北、西南麥區因地制宜選用抗(耐)條銹病和抗蚜蟲、吸漿蟲品種,黃淮麥區選用抗紋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和抗蚜蟲品種,江淮麥區選用抗赤霉病、紋枯病品種;(2)秋播拌種技術:條銹病菌源區、地下害蟲、早期蚜蟲發生區推廣秋播拌種和種子包衣預防技術;(3)生物多樣性控制和生態調控技術:在病害菌源區、蟲害重發區推廣結構調整、適期播、合理輪作、適度混作等技術;(4)寡聚糖等植物免疫誘抗病抗逆技術;(5)生物農藥和高效環;瘜W農藥井崗霉素、禾果利、氟環唑、腈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鮮胺等防治小麥條銹病、白粉病、赤霉病,啶蟲脒、吡蟲啉、吡蚜酮、抗蚜威、阿維菌素、噠螨靈等防治小麥蚜蟲、麥蜘蛛等技術。(6)以小麥條銹病、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麥蚜、麥蜘蛛和吸漿蟲等重大病蟲為防治對象,集成以小麥作物為主線的綜合防治技術體系。
(三)玉米:(1)白僵菌封垛殺滅越冬玉米螟幼蟲技術;(2)殺蟲燈、性誘劑誘殺玉米螟成蟲技術;(3)人工釋放赤眼蜂生物防治技術;(4) Bt顆粒劑、白僵菌顆粒劑灌心技術;(5)高架噴霧器噴施BT防螟技術;(6)集成以玉米螟防治為主線的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四)馬鈴薯:(1)馬鈴薯脫毒種薯、抗病品種預防技術;(2)馬鈴薯拌種防病治蟲技術;(3)高壟栽培,培育健康植株技術;(4)馬鈴薯晚疫病預警系統應用與防治指導技術;(5)集成以馬鈴薯作物為主線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五)蔬菜:(1)健身栽培技術:采用抗性品種選育、合理水肥管理、清潔田園、合理輪作等措施,增強蔬菜抗病蟲能力、減少病源、蟲源基數;(2)土壤消毒技術:采用翻耕土壤,土壤撒施石灰氮、秸稈,覆膜進行太陽能日光消毒,防治枯萎病、根腐病、根結線蟲病等土傳病害;(3)植物誘導免疫技術:利用氨基寡糖素、超敏蛋白等免疫誘抗劑防治蔬菜病害、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4)性信息素誘殺技術:利用性誘劑防治甜菜夜蛾、小菜蛾、斜紋夜蛾、棉鈴蟲等害蟲;(5)燈光和色板誘殺技術:利用黃板和藍板等色板防治蚜蟲、粉虱、薊馬等害蟲,利用燈光誘殺蛾類害蟲;(6)防蟲網阻隔技術:在露地和保護地風口、門口設置防蟲網,阻隔鱗翅目害蟲、粉虱、蚜蟲等害蟲;(7)天敵的保護與利用技術:主要是田間保護利用瓢蟲、食蚜蠅等自然天敵,釋放捕食螨防治薊馬、粉虱、害螨,麗蚜小蜂防治蚜蟲、粉虱等;(8)科學用藥技術:選用生物制劑和高效低毒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如寡雄腐霉、申嗪霉素等防治蔬菜病害,NPV、Bt制劑、天然除蟲菊等防治害蟲。注意輪換用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六)果樹:(1)健身栽培技術:合理修剪和水肥管理,冬季清理果園和主干涂白防治越冬病蟲,撿拾處理病蟲果壓低病蟲基數等農業措施;(2)捕食螨生物防治技術:在柑橘園和蘋果園種植或保留良性雜草,釋放胡瓜鈍綏螨等捕食螨防治害螨、銹壁虱等;(3)物理和化學誘控技術:利用黃板防治蚜蟲和粉虱,殺蟲燈誘殺金龜子、卷葉蛾等,性誘劑誘殺梨小食心蟲、蘋小卷葉蛾、桃小食心蟲、柑橘潛葉蛾等,食物源誘殺劑防治柑橘實蠅、瓜實蠅等;(4)誘蟲帶誘殺技術:秋冬季在蘋果樹干基部捆綁誘蟲帶,以誘殺越冬害蟲;(5)科學用藥技術:選用生物制劑和高效低毒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如新型殺菌劑進富、施納寧等防治蘋果和柑橘病害。注意輪換用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七)棉花:(1)因地制宜選用抗(耐)病品種和合理輪作預防枯黃萎病技術;(2)黃河流域棉區應用麥田天敵助遷防治苗蚜技術,新疆棉區應用苜蓿帶涵養天敵防治蚜蟲技術;(3)推廣應用人工釋放赤眼蜂、生物農藥棉鈴蟲NPV、Bt.制劑(非Bt棉)、昆蟲性信息素、太陽能滅蟲燈、昆蟲生長調節劑等措施控制棉鈴蟲技術;(3)太陽能滅蟲等誘殺地下害蟲技術;(4)高效低毒殺蟲劑防治棉盲蝽技術;赤·吲乙·蕓健身免疫防病和多抗霉素預防枯黃萎病技術;葉面補鉀控制紅葉莖枯病技術。
(八)茶葉:(1) 太陽能殺蟲燈應用技術;(2) 黃板、信息素板誘殺技術;(3)捕食螨應用技術;(4) 生物制劑NPV、Bt制劑、天然除蟲菊和環保型化學農藥防治技術;(5) 海島素、普綠通葉面肥抗逆抗病增產應用技術。
(九)生態治蝗:(1) 綠僵菌、微孢子蟲等微生物制劑應用技術(適用于中低密度蝗區),苦參堿、苦皮藤素植物源農藥應用技術;(2) 植被改造生態控蝗技術,沿;葏^種植棉花、冬棗、紫花苜蓿、香花槐;河泛蝗區種植花生、蘆筍、大豆、中藥材等;川藏高原蝗區種植沙棘等;(3) 封育草場提高植被覆蓋度控蝗技術,通過草場保護或灌水養葦,將植被覆蓋保持在70% 以上;(4) 自然天敵中華雛蜂、黑卵蜂、粉紅椋鳥等保護利用技術; (5)集成東亞飛蝗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十)花生:(1)花生播前種子處理技術;(2)殺蟲燈、性誘劑誘殺花生地下害蟲技術;(3)生物制劑白僵菌、阿維菌素防治蠐螬技術;(4)生物農藥寧南霉素防治花生病毒病、根結線蟲病,多抗霉素防治花生枯萎病技術。
三、技術集成
在優化單項綠色防控技術的基礎上,2012年示范區重點開展綠色防控技術體系集成創新。
(一)以作物為主線,在水稻、小麥、馬鈴薯、茶葉、蘋果、柑桔、大蔥等作物上集成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因地制宜形成綠色
防控技術規程,推進綠色防控技術的標準化。
(二)以靶標為主線,在玉米螟一代區、蝗蟲常發區、條銹病菌源區等病蟲害防治重點區域集成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制定綠色防控技術標準,規范防控技術,健全防控技術體系。
(三)以技術為主線,在性誘劑、食誘劑、殺蟲燈等綠色防控技術產品上,認真總結經驗,提出應用技術規程,結合技術產品生產標準,制定綠色防控產品應用技術標準,建立效果評價體系。
(四)以農產品為主線,分別針對有機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等不同級別的產品要求,制定出相應的有害生物防治技術標準。
(五)其他生產方式,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設施農業等也應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以農業生態系統為主線的技術集成創新,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推進綠色防控技術的標準化發展。
四、示范要求
(一)技術要求
1.示范區規模。糧食作物每個示范區的核心示范點面積不少于2000畝,輻射帶動推廣面積5-10 萬畝。經濟作物每個示范區的核心示范點面積500-1000畝,輻射帶動推廣面積0.5-2萬畝。
2.示范區設置。每個核心示范區內要設置不防治對照田(面積1-2畝)、農民常規防治田(可選擇與示范區鄰近的田塊)和綜合防治田。示范區要設立示范標牌、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主推技術和技術指導負責人。
3.調查分析內容。調查和記載示范區主要病蟲種類、發生量、為害損失、天敵優勢種群數量、防治效果等,評估新技術的使用效果,推廣應用新技術或技術模式的效益。
4.防治標準制定。示范區要突出重點,根據不同技術模式和不同級別綠色產品要求,集成防治技術體系,確立防治技術指標,研究效果評價方法,制定防治技術標準。
(二)工作要求
1.突出重點區域。園藝作物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要結合農業部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工作,選擇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或優質農產品基地等重點區域,生態治理技術示范和推廣要選擇在蝗蟲孳生地帶、小麥條銹病越夏關鍵地帶和稻飛虱的蟲源地實施,以發揮源頭治理作用。
2.強化協調配合。各地在綠色防控技術示范過程中要注重上下結合和橫向聯合,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積極爭取有關部門支持,多渠道籌措示范經費,擴大示范推廣規模,切實把示范區辦成政、技、物有機結合和多部門協作配合的新技術示范推廣樣板。
3.做好宣傳普及。各地植保機構在開展新技術示范推廣工作中,要做好技術指導、培訓和宣傳工作。示范區設計要突出示范展示作用,重點展示不同綠色防控技術處理的防治效果,真正把示范區辦成綠色防控技術的宣傳田,并通過組織現場會和新聞媒介宣傳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普及綠色防控技術,提高防治技術到位率。
4.落實示范物資。各地在接到本通知后,要盡快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落實各項防控技術措施,試驗和開發綠色防控新技術產品,積極準備示范和推廣所需物資。為促進綠色防控技術的示范推廣,加強績效考核,我中心將根據各地實施的進度和內容,給予適當的經費補助。
請各示范承擔單位在4月底前將實施方案發至我中心病蟲害防治處,聯系人:趙中華(小麥)、郭榮(水稻、棉花)、李萍(蔬菜、果樹)、朱景全(蝗蟲、茶葉)、朱曉明(馬鈴薯、玉米);聯系電話010-64194543/31。有關實施過程中的具體事宜,請及時與病蟲害防治處聯系。
附件:2012年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計劃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附件:
2012年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計劃
省份 |
作物種類 |
蝗蟲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
蔬菜 |
果樹 |
茶葉 |
水稻 |
小麥 |
玉米 |
馬鈴薯 |
棉花 |
|||||
北京 |
通州、延慶、 |
平谷、昌平(草莓) |
|
|
|
密云 |
|
|
|
郭喜紅 師迎春 楊建國 肖長坤 |
010-82074102 010-62078217 010-82078489 010-62366877 |
|
天津 |
寶坻 |
|
|
|
|
|
|
|
大港 |
張志武 |
022-28450690 |
|
河北 |
饒陽 |
|
|
|
寧晉 |
|
|
|
安新 |
楊彥杰 |
0311-86685227 |
|
山西 |
榆次 |
臨猗、萬榮 |
|
|
芮城 |
|
|
|
|
張東霞 |
0351-7822004 |
|
內蒙古 |
寧城 |
|
|
|
|
開魯 |
察右后旗 |
|
赤峰 |
楊立國 |
0471-6946870 |
|
遼寧 |
新民 |
|
|
|
|
昌圖、鐵嶺 |
|
|
|
馬 輝 |
024-86121771 |
|
吉林 |
|
|
|
昌邑、梅河口 |
|
公主嶺 |
|
|
|
呂躍星 |
0431-85952582 |
|
黑龍江 |
|
|
|
五常、寧安 |
|
龍江 |
|
|
|
宮香余 |
0451-82323754 |
|
上海 |
崇明 |
|
|
|
|
|
|
|
|
丁國強 |
021-64052076 |
|
江蘇 |
東臺 |
惠山 |
|
|
|
|
|
|
|
于淦軍 龔偉榮 |
025-86263841 025-86263839 |
|
浙江 |
|
|
杭州、松陽 |
寧波、金華 |
|
|
|
|
|
施德 |
0571-86092432 |
|
安徽 |
|
|
霍山 |
居巢 |
穎東 |
|
|
|
|
閆德隆 |
0551-2644396 |
|
福建 |
連江 |
|
華安 |
建陽 |
|
|
|
|
|
莊家祥 |
0591-87811901 |
|
江西 |
|
安遠 |
宜春 |
崇仁 |
|
|
|
|
|
程麗霞 |
0791-8119277 |
|
山東 |
章丘 |
沾化、沂源 |
|
|
成武 |
|
|
陵縣 |
東營 |
林彥茹 |
0531-82378735 |
|
河南 |
博愛 |
靈寶 |
|
光山 |
鎮平 |
|
蘭考(花生) |
杞縣 |
中牟 |
呂國強 |
0371-65917982 |
|
湖北 |
嘉魚 |
宜都 |
英山、五峰 |
|
|
|
|
|
|
徐榮欽 |
027-87394716 |
|
湖南 |
|
湘西 |
|
瀏陽 |
|
|
|
|
|
鄭和斌 |
0731-82566313 |
|
廣東 |
博羅 |
從化 |
|
|
|
|
|
|
|
鄒壽發 |
020-37288035 |
|
廣西 |
武鳴 |
桂林 |
|
桂林 |
|
|
|
|
|
覃保榮 |
0771-5868258 |
|
海南 |
萬寧、安定、瓊海 |
|
|
|
|
|
|
|
|
馬葉 |
0898-65333048 |
|
重慶 |
|
萬州 |
|
|
萬州 |
|
云陽 |
|
|
周天云 |
023-89133761 |
|
四川 |
金堂 |
青神 |
夾江 |
犍為 |
梓潼 |
|
涼山 |
|
|
羅懷海 |
028-85505207 |
|
貴州 |
|
|
|
都勻 |
赫章 |
|
威寧 |
|
|
談孝鳳 |
0851-5280802 |
|
云南 |
大理 |
昭通 |
普洱 |
騰沖 |
|
|
會澤 |
|
|
羅嶸 |
0871-4153446 |
|
西藏 |
拉薩 |
|
|
|
|
|
|
|
|
安周加 |
0891-6825526 |
|
陜西 |
涇陽 |
白水、洛川 |
漢中 |
|
長安 |
|
靖邊 |
|
|
王亞紅 衛軍鋒 |
029-87321497 |
|
甘肅 |
蘭州 |
靜寧 |
|
|
甘谷 |
|
莊浪 |
|
|
張長江 |
0931-8665325 |
|
青海 |
|
|
|
|
互助 |
|
|
|
|
李新苗 |
0971-8211966 |
|
寧夏 |
|
中寧(枸杞) |
|
|
|
|
原州 |
|
|
楊明進 |
0951-6733871 |
|
新疆 |
|
庫車 |
|
|
|
|
|
疏勒 |
阿勒泰 |
伊利亞爾 |
0991-5562802 |
|
新疆兵團 |
|
|
|
|
|
|
|
農六師 |
|
趙冰梅 |
0991-3663875 |
|
青島 |
平度 |
膠南 |
嶗山 |
|
|
|
|
|
|
王學武 |
0531-85781955 |
|
科研 |
|
華中、熱作 |
|
|
|
|
|
|
|
|
|
|
示范點 小 計 |
24 |
24 |
11 |
15 |
11 |
6 |
8+1 |
4 |
6 |
合 計 |
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