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舉辦,青島羅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特別協辦的第八屆生物農藥發展與應用交流大會于5月17日落下帷幕,大會吸引了全國300余位業內人士積極參與,就最新的生物農藥登記政策對生物農藥行業的影響,國內生物農藥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提升開發與應用效率的新技術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十八大后生態文明建設已經納入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綠色發展不斷在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今年農業部相繼印發的《2017年種植業工作要點》《“十三五”農業科技發展規劃》和《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等文件,都把綠色防控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加之剛剛通過的新《農藥管理條例》,讓生物農藥人的共識與信息不斷增強,而生物農藥的發展,也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陳友權表示,目前的良好形勢是大家努力的結果,我們要抓住機遇,做好工作,結合平臺,加速轉化,抓住突出問題,促進技術創新。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劉學講到,現在的生物農藥產業還有門檻低、生產分散、秩序混亂、超范圍超質量、違法成本低等許多現存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行使好權力,履行好我們的義務,共同維護好生物農藥的發展環境。 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會長劉永泉在致辭時講到,生物農藥的發展成績喜人,目前我國260多家企業年產近14萬噸生物農藥,年總產值達40億元,分別占整個農藥總產量與總產值的11%左右。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興教授針對植保機械的現狀及發展動態,綜合植保機械應用技術,航空無人機植保技術等做了重點講解,目前我國高效施藥技術與裝備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研發了大量的新型機具與裝備,使得實現農藥減量施藥計劃-“2020年農藥零增長”成為可能。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藥效評審處副處長王曉軍解讀了新《農藥管理條例》并指出目前生物農藥的研發和應用正在受到多項國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且生物農藥在登記時的毒理學和環境資料正在調整簡化,具體的登記要求將在廣泛征集各方意見和建義的基礎上,制定出相對于化學農藥減免登記資料的生物農藥登記制度,從而促進生物農藥的快速發展。
北京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院張帆介紹到,我國天敵昆蟲非常豐富,已報道的天敵昆蟲有370多種,但天敵昆蟲基礎研究相對薄弱,影響其進一步的發掘和利用。目前我國生物防治的應用比例占全部害蟲防治的10%左右,約為6億畝次/年,天敵昆蟲只占2-3%,發展潛力巨大。
羅素生物全球技術總監Dr.Nayem Hassan講解了昆蟲信息素在害蟲綠色防控上的應用,從昆蟲信息素的提取,分離純化到一次次的實驗室的鑒定實驗,最后到田間實驗,結果分析;不同色度的黃籃板對昆蟲誘捕率的影響實驗;昆蟲信息素引誘與食物 引誘,黃籃板引誘的結合對比實驗等幾個方面介紹了昆蟲信息素。
本次生物農藥發展與應用交流大會由羅素生物全程提供服務,羅素生物未來也將在生物農藥領域投入更多的新產品,與信息素產品結合使用的土壤綜合治理產品Recharge,針對種子及苗期的病蟲害防治產品Biotamax等。 我國生物農藥正在從不穩定走向穩定,由單一走向多元化,有短效向緩釋高效發展,在不斷克服困難中的發展形勢可謂喜人。生物農藥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業內各位同仁的努力,生物農藥的春天,即將來臨!